提高進口機電產品檢驗監管有效性

2017-07-26 16:51:41  浙江創嘉機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   閱讀 3003

機電產品是我國對外貿易貨值最大的商品,其貿易額占對外貿易的53.7%。在進口設備呈指數級增長的背景下,我國現行進口機電產品檢驗監管模式還存在一定的缺陷,既未對進口產品進行風險評估和分類管理,也未對進口機電、醫療器械等檢驗監管細則做進一步規范,造成進口機電產品檢驗監管工作存在較高的管理風險,并直接影響了檢驗監管效率。 

進口機電尤其是大型設備,由于涉及國計民生,具有到貨批次多、監管周期長、設備臺數多等特殊性,且容易發生逃漏檢和夾帶違規物品入境等違法違規行為。筆者對現行進口機電產品現狀進行分析,從產品特性和存在問題出發,進行風險分析,明確檢驗監管重點,提高檢驗監管有效性。 

落實分類管理的檢驗監管。對于高/低風險兩類不同產品,應區別對待,實施分類監管。實際工作可遵循“強化高風險產品監管、簡化低風險產品流程”的指導思想。重點監管的進口機電多為承壓、帶電、剪切或與民眾安全密切相關的設備,由于涉及到安衛環保程度高,嚴重影響國內用戶的生命財產健康,應提高對其的抽檢比率。檢驗檢疫機構不僅要認真研究相應強制性標準,及時歸納總結強制性要求的重點和難點,還要善于查漏補缺,對尚無強制性標準的敏感高危進口設備,及時研究編寫強制性標準,同時制定并實施嚴格的檢驗監管工作規范,采取全程監管、貨證核查、重點環節監督(如特檢)、后續跟蹤管理的模式,確保產品質量安全。除不斷落實檢驗檢疫監管力度外,對于進口特種設備和醫療器械,還要加強橫向協作,積極與質量監督管理部門、食品藥品管理部門開展聯合行動,強化執法力度。對于進口機電,要認真做好事先了解準備工作,及時獲取大型項目立項信息,必要時可與口岸局加強聯系,監督同一收貨人多批次貨物進口信息,落實宣傳教育。對于實施特殊管理制度的進口產品,不僅在檢驗監管模式上要實行重點監管的進口產品的模式,還要在備案審批等環節不斷規范工作內容,嚴肅工作流程。 

堅持“集中回訪”查漏補缺。根據風險高低,檢驗監管部門可對進口機電進行分類管理,將有限的工作力量放在重點上。但分類管理的“抓大放小”不能一概而論??紤]到進口設備安裝、調試、生產周期過長,除了安衛環,品質問題是進口企業最為關心的焦點。對此,可通過“集中回訪”來彌補“分類管理”可能所造成的漏洞。在前期對低風險產品采取符合性申明的放行基礎上,監管部門還應定期對當年所有進口機電進行跟蹤回訪,集中了解產品的安全、品質問題。由此,檢驗監管部門可以及時了解產品運行狀況,企業也能對貨物進行篩網式的排查。從而在發現問題時,及時出具檢驗證書幫助企業索賠,有效保障進口企業合法權益。 

規避違法違規風險漏洞。針對各類進口機電產品的違法違規行為,檢驗檢疫機構要認真做到以下幾點:一是積極宣傳,避免無知違規。編印并發放檢驗檢疫知識小冊子,宣傳檢驗檢疫法律法規,特別是實施特殊監管制度的重要敏感產品,詳細講解檢驗檢疫辦事流程和注意事項。選取大型進口項目開展上門培訓工作,認真講解進口驗收和國際貿易知識,指導企業做好驗收工作。對于發生未檢先用等無知違規行為的,在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的同時,也要耐心細致地解釋,并在后續過程中加強對收貨人的教育和監督。二是提前介入,做到了然于心。主動了解、掌握地方政府發布的當地大型工程和重點進口項目情況,通過發送咨詢函、電訪等多種途徑,向企業了解進口需求和計劃。認真加強催報檢工作,對于難以鑒定的進口機電,及時赴企業進行現場核實。認定屬于進口機電范疇的,主動向企業解釋政策,宣傳國家對于進口機電的有關規定,嚴肅要求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申報。三是強化查驗,確保工作質量。針對實施進口備案審批和特殊監管制度的進口機電產品,嚴格做到100%查驗,加強對報檢單證的審核,及時安排開箱檢驗,重點就實際到貨情況與申報資料的符合性進行核實,確保及時發現違規進口情況。對于違反備案審批程序的進口產品,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,并將相關企業登記在案,有針對性地加大開箱查驗力度,有效維護檢驗檢疫工作秩序。(浙江臺州檢驗檢疫局謝興陽) 

13一14周岁无码A片_免费无码黄漫画网站_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